<strong id="n25yg"><address id="n25yg"><label id="n25yg"></label></address></strong>

      <wbr id="n25yg"><menuitem id="n25yg"><option id="n25yg"></option></menuitem></wbr>
        <tt id="n25yg"></tt>

        <rt id="n25yg"><meter id="n25yg"></meter></rt>

        <u id="n25yg"></u>

      1. <source id="n25yg"><menuitem id="n25yg"></menuitem></source>

          <rt id="n25yg"></rt>
          1. 2023年7月聯合國要聞摘編

            發布時間: 2023-08-01

            字號:


              一、屈冬玉連任聯合國糧農組織總干事
              7月2日,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大會第43屆會議在意大利首都羅馬舉行新任總干事選舉,中方候選人、現任總干事屈冬玉以高票成功勝選連任。屈冬玉2019年6月當選聯合國糧農組織總干事,成為該組織歷史上首位中國籍總干事。自擔任糧農組織總干事以來,屈冬玉積極帶領糧農組織應對全球糧食安全挑戰,助力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糧食和農業發展,得到糧農組織廣大成員國的認可。

              二、聯合國高級別論壇為可持續發展目標重新激發政治動力
              7月10日,聯合國經濟及社會理事會(經社理事會)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召開可持續發展高級別政治論壇,主題為“加速從新冠疫情中復蘇并在各個層面全面實施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討論使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重新步入正軌的路徑與解決方案,重新激發實現目標的政治動力。經社理事會主席拉切扎拉·斯托耶娃在論壇開幕式上表示,本屆論壇在2030年議程的中期階段舉行,將聚焦加快全球復蘇的方法,為9月舉行可持續發展目標峰會奠定基礎。各國提交的自愿國家審查報告是可持續發展目標實施、審查和后續行動的重中之重。

              三、李強會見亞洲開發銀行行長淺川雅嗣
              7月11日,國務院總理李強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亞洲開發銀行行長淺川雅嗣。李強表示,亞行是亞太地區重要的多邊開發機構,在促進本地區減貧和發展事業、應對區域和全球性挑戰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中方愿同包括亞行在內的各方一道深化務實合作,共同為亞太地區可持續復蘇和繁榮穩定作出更大貢獻,也為世界經濟發展注入更多動力。淺川雅嗣表示,亞行同中國建立了強有力的緊密合作伙伴關系。中國是亞太地區經濟增長的主要貢獻者。亞行支持中國高質量發展,愿同中方加強知識創造、綠色發展、應對氣候變化等領域合作,幫助亞太地區國家分享中國成功發展經驗。

              四、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再次通過中國提交的“發展對享有所有人權的貢獻”決議
              7月14日,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53屆會議再次通過中國提交的“發展對享有所有人權的貢獻”決議。決議重申發展對享有所有人權具有重要貢獻,呼吁各方在疫后復蘇進程中以新思路應對落實2030年議程中的新挑戰,通過加強全球可持續發展伙伴關系,切實加強國際合作,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和保障人權和基本自由。巴基斯坦、阿聯酋、蘇丹、洪都拉斯等國發言,贊賞中國提交這一重要決議草案,感謝中國發揮的領導作用,表示該決議草案的通過充分反映了發展中國家的普遍訴求和共同心聲,將有利于各國應對在疫后復蘇進程中面臨的各種挑戰,在經濟社會發展中更好地促進和保護人權。

              五、聯合國秘書長:可持續發展面臨風險,各國需加強行動
              7月17日,古特雷斯在聯合國可持續發展高級別政治論壇部長級會議開幕式上說,當前“半數以上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進展乏力……近三分之一的目標停滯不前或倒退”。溫室氣體排放持續上升,巨大的不平等依然存在,饑餓狀況回到2005年的水平,按照目前的進度,到2030年將仍有近6億人生活在極端貧困中。目前可持續發展目標資金缺口從疫情前的2.5萬億美元上升到約4.2萬億美元。他敦促國際社會立即協調行動,呼吁各國在9月份的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峰會上提出明確的計劃和承諾,強化行動推動2030年議程的落實。發達國家應該兌現在氣候融資方面的承諾,包括在今年交付承諾的1000億美元資金。

              六、聯合國秘書長呼吁強化人工智能全球治理
              7月18日,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出席聯合國安理會人工智能與安全問題高級別公開會,呼吁管控人工智能技術風險,通過成立新的聯合國機構強化對人工智能的全球治理。這是安理會首次就人工智能對國際和平與安全的影響舉行公開會。古特雷斯說,聯合國是探討人工智能全球治理機制的理想場所。一些國家呼吁成立一個新的聯合國機構以加強對人工智能的全球治理,他對此表示歡迎。新機構的首要目的是支持各國最大化利用人工智能技術,規避現有和潛在風險,并建立運行國際機制以監測和治理人工智能技術。他已著手成立“人工智能高級別咨詢委員會”,計劃年底前就人工智能全球治理提出政策建議。
             
              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美元升值對新興市場沖擊更大
              7月19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的年度外部部門報告顯示,2022年新興市場經濟體遭遇20年來最強勁的美元升值沖擊,美元走強導致這些經濟體資本外流、進口價格上漲、金融環境收緊等。去年美元大幅升值對新興市場的影響比小型發達經濟體的影響更大,部分原因是后者的匯率制度更靈活與全球金融市場力量相關的美元每升值10%,新興市場經濟體就會在一年后面臨1.9%的國內生產總值(GDP)產出下降,這一拖累預計將持續2.5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建議新興市場國家通過發展國內金融市場來降低借貸對匯率的敏感性,從而轉向靈活的匯率制度,同時致力于改善財政和貨幣框架,以幫助穩定通脹預期。

              八、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上調世界經濟增長預期,警示下行風險仍存
              7月25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世界經濟展望報告》更新內容,將2023年世界經濟增長預期上調至3.0%,比4月預測值略高0.2個百分點。但IMF指出,全球經濟復蘇仍在放緩,經濟部門和地區之間的差異不斷擴大,未來仍然面臨多重經濟下行風險,各國應繼續致力于抑制通脹,確保金融穩定,適時調整財政政策,并促進多邊合作。IMF預計世界貿易增速將從2022年的5.2%降至2023年的2.0%,然后在2024年回升至3.7%,但仍遠低于2000年至2019年間4.9%的平均水平,反映了全球需求向國內服務的轉變、美元升值的滯后效應和貿易壁壘的上升。
              
              九、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報告呼吁在教育中合理應用技術
              7月26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布2023年《全球教育監測報告》,呼吁教育系統應始終確保以學習者的利益為中心,合理利用數字技術來支持基于人際互動的教育,而不是取代人際互動。技術的應用可以在某些情況下改善學習效果,但有證據顯示,如果過度運用技術或缺乏合格教師監管,技術對于教育并無裨益。技術快速變革給教育系統帶來適應壓力。數字素養和批判思維變得日益重要,同時基礎讀寫能力也不容忽視,因為它對數字應用至關重要。此外,教師也需要接受適當培訓,但目前只有半數國家制定了培養教師信息化技能的標準。

              十、聯合國會議呼吁推動農業糧食體系轉型
              7月26日,為期3天的聯合國糧食體系峰會階段成果總結推進大會在意大利羅馬落下帷幕,大會強調各方應團結一心,加快行動步伐,推動全球農業糧食體系轉型,建設更高效、更包容、更有韌性和可持續的農業糧食體系。此次大會于24日至26日召開,來自約180個國家和地區的2000多名代表參會,旨在回顧總結2021年聯合國糧食體系峰會成功召開以來取得的重要成果,并深入推進下一階段工作。大會期間,各國代表充分討論糧食浪費、氣候變化、健康膳食、伙伴關系、科學與技術等多項議題,為應對農業糧食體系轉型過程中面臨的多重挑戰貢獻智慧。
            返回列表
            精品国产乱子伦一区二区三区,巨爆乳中文字幕爆乳区,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